伏天之“伏”,暗藏玄机。北京中医专家翟章锁主任指出:“这个‘伏’字,既是蛰伏,更是警示——暑湿交织的季节里,甲状腺疾病极易如‘闷罐’般悄然发酵,或隐伏复发,或伺机加重。”高温高湿的天气并非只是体感不适,它更像一场无声的战役,考验着身体的“祛湿抗淤”能力。天地间湿气弥漫,若此时肝气不舒、脾虚失运,体内水湿代谢便会失调,湿浊凝聚成痰,痰湿瘀滞经络,盘踞于颈前喉结两侧——这正是甲状腺结节、肿大乃至功能异常在伏天“闷”出来的关键病机。
“外湿弥漫天地,内湿伺机而动”,翟章锁主任点明,暑湿当令之际,自然界的湿邪无孔不入。中医视脾为运化水湿的“核心枢纽”,肝则主疏泄气机。当肝气不舒,脾气虚弱,水湿便如失控的溪流,难以正常疏布代谢。停滞之水湿,逐渐凝聚为粘稠痰浊,与气血瘀滞相互纠缠,形成“痰瘀互结”——恰如一道无形枷锁,悄然束缚颈部气机运行。这正是甲状腺结节、甲状腺炎等疾病在暑天易复发或悄然加重的中医根源。气滞、痰凝、血瘀交结于颈前,非偶然巧合,而是内外环境双重作用下的病理必然。
展开剩余48%对正在接受甲状腺疾病治疗的患者,翟章锁主任敲响重点警钟:伏天的陷阱,恰恰是那口“解渴”的寒凉!“冰镇饮品、生冷瓜果虽带来短暂清凉,却易损伤人体宝贵的脾阳之气。脾阳一伤,水湿更难运化,痰湿更易滋生”,翟主任强调,这可能导致治疗效果前功尽弃。护住脾胃阳气,就是守住甲状腺康复的生命线。
翟章锁主任的警示更延伸至广大健康人群——长期不良习惯正是埋下病根的温床。“贪恋冰镇冷饮、嗜好肥甘厚味、久坐少动、情绪压抑——如同为身体持续开启‘加湿器’。”翟主任如是说。这些行为逐步削弱脾的运化力,阻滞肝的疏泄通道,最终导向气机壅塞与痰瘀内结。经络通道一旦被这些病理产物淤堵,甲状腺疾病的潜在风险便悄然攀升。没有无缘无故的湿,更没有凭空而生的瘀,防微杜渐,始于日常。
针对暑湿季节甲状腺防护,翟章锁主任提出四两拨千斤的中医智慧。饮食温通化浊,戒绝寒凉,以食代药;温和振奋脾阳,化湿于无形;情志调达疏肝,莫让暑热“闷”坏心情;运动微汗排湿,使腠理开泄,湿邪随汗而泄;环境拒湿防邪,减少外湿内侵。
伏天之“伏”,是自然的节律,却非健康的“休眠期”。翟章锁主任提醒,识得暑湿之性,懂得调和肝脾,慎避寒凉之害,方能在长夏为甲状腺撑起无形的保护伞。
发布于:北京市象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