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热蒸腾,汗流浃背。伏天,这个“伏”字,在中医大家翟章锁主任看来,暗藏玄机——它不仅是节令之名,更寓意着湿与热正悄然“蛰伏”,伺机侵扰我们的健康脏腑,而甲状腺,往往首当其冲。为何这湿热交蒸的时节,会成为甲状腺问题的“多事之秋”?翟主任一语道破核心:湿邪为患,伤及肝脾,瘀阻气血。
肝气不舒,脾虚失运: 当体内肝气不能条达舒畅,脾胃运化之力又不够强健,身体处理水湿的能力便大打折扣。
痰湿瘀滞,悄然滋生: 水湿内停,逐渐凝聚成粘稠的“痰湿”,如同污浊的淤泥,开始在体内堆积。
气机阻滞,经络不通: 痰湿瘀堵气血运行的通道,使得生命能量循环受阻。
甲状腺警报: 颈部正是气血经络汇聚的要道。气血不畅,痰瘀互结于此,易诱发甲状腺结节、甲亢、甲减等疾病的复发或悄然加重,正如湿气在伏天“蛰伏”后显露锋芒。
甲状腺患者:伏天护养,刻不容缓
对于已在治疗中的甲状腺疾病患者,翟主任特别强调:伏天防护是稳固疗效的关键! 首当其冲便是饮食禁忌——过度贪凉是“大忌”!
冰镇饮料、生冷瓜果、寒凉甜品……这些看似解暑的“利器”,实则最伤脾阳。脾阳一伤,湿邪更易内侵,痰湿瘀阻雪上加霜,甲状腺的康复之路将平添坎坷。呵护脾胃温暖,选择温和饮食,才是伏天明智之选。
展开剩余57%健康人群:莫让“湿伏”埋下隐患
即使目前甲状腺暂无不适,翟主任也敲响了警钟: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正是为未来埋下“伏”笔!
长期饮食不节、熬夜伤神、情绪压抑、缺乏运动……这些习惯日积月累,同样会导致气机郁滞、脾运受损。痰湿与瘀血在体内悄悄形成,经络逐渐瘀阻。伏天的湿热环境如同催化剂,让这种“郁结”加速发展,大大提升了未来甲状腺疾病发生的风险。
安然度夏,中医智慧护甲有方
打破“湿伏”困局,关键在于健运脾胃、疏肝理气、畅通气血:
饮食温通: 多食薏米、赤小豆、冬瓜、丝瓜等利湿之品;生姜、陈皮温中化湿;避免肥甘厚腻与过量生冷。
情志调达: 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肝气郁结。听听舒缓音乐,静坐片刻,让情绪如清风徐来。
适度运动: 散步、八段锦等温和运动,微微汗出,助气血流通,排解湿浊。
环境防潮: 避免久居潮湿之地,适时使用空调除湿功能,保持环境干爽。
规律作息: 保证充足睡眠,维护身体正气,增强抗邪能力。
伏天湿热,是自然规律,更是身体健康的“压力测试期”。理解湿气“蛰伏”之性,明白其对肝脾功能及气血运行的深刻影响,我们才能有的放矢。无论您此刻是否正与甲状腺问题共处,在暑湿当令之时,主动调整生活方式,养护好身体的“运化”与“疏通”之力,都是守护甲状腺健康、安稳度夏的智慧之选。别让湿气悄然蛰伏,成为健康颈项上的无形枷锁——以清朗之躯,迎夏日热情。
发布于:北京市象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